重庆市及下辖区、县名字的由来

  重庆市:   1929年,析巴县、江北县置重庆市。   重庆之名始于南宋,淳熙十六年(1189年),宋光宗赵惇先封恭王,后即帝位,自诩“双重喜庆”,升恭州为重庆府。   万州区:  ...

  重庆市:

0daa8c4eee98483c82ea4c9a631b6cdf_iafnk4xq3ic.jpg

  1929年,析巴县、江北县置重庆市。

619a4fff25e24a2abdf56564da8ef29f_eizq1a5avpw.jpg

  重庆之名始于南宋,淳熙十六年(1189年),宋光宗赵惇先封恭王,后即帝位,自诩“双重喜庆”,升恭州为重庆府。

  万州区:

b4156a88359e47baac50289168dc2af3_cry14ohg0xi.jpg

  1998年,改万县区为万州区。

  万州之名始于唐朝,唐贞观八年(634年),改浦州置万州,因地居四达之冲,众川之统会,故以万川毕会为名。

  涪陵区:

cf8a52800845410895bfb78eb87ecbf1_cavxrxrjnhx.jpg

  1997年,改涪陵市为涪陵区。

  1983年,改涪陵县置涪陵市。

  隋开皇十三年 (593年) ,改汉平县置涪陵县,以涪陵江为名。

  渝中区:

0b76bf3403574b8195cc5ce00a9b8e50_etgchlti2tc.jpg

  1995年,市中区更名为渝中区,因地处重庆城区中部,重庆简称渝,故称渝中。

  大渡口区:

cf4bebecfbce406b96acb066d6f31c1d_c3ou0az52h3.jpg

  1965年,设大渡口区,以境内大渡口为名。

  大渡口规模为沿江数十里渡口之首,故名。

  江北区:

111d064a2c174209bdedf9f2369ba133_i4sf4dydzxi.jpg

  1955年,设江北区,因地处长江北而得名。

  沙坪坝区:

cbafac28c4de4ac9ac84e60f7e2c18a6_3npy0auj3ct.jpg

  1955年,设沙坪坝区,以境内沙坪坝为名。

  九龙坡区:

82111e204af741a889dca3efe5fc8008_d5r5os3wxfu.jpg

  1955年,设九龙坡区,以境内九龙坡为名。

  南岸区:

60c9d14bf6a04c0088fe27ee366d043e_ygosiqfa5s5.jpg

  1955年,设南岸区,因位于长江南岸而得名。

  北碚区:

03efd35eeb0442428caa6c6b2dad52b2_ceacgritmag.jpg

  1955年,改第六区为北碚区。

  1953年,改北碚市为第六区。

  1951年,始设北碚市,以境内北碚镇为名。

  綦江区:

f987ef0997944551a556ba8d9c36723b_e2pwlt4eyni.jpg

  2011年,改綦江县设綦江区。

  元末,明玉珍改南平綦江等处长官司置綦江县,以綦江为名。

  大足区:

a64c3aa273c94344b259c0f0d46c4bc8_mayps3si34p.jpg

  2011年,改大足县设大足区。

  唐乾元元年(758年),始置大足县,以界内大足川为名。

  渝北区:

c5db923b77154ba6b102363425924192_vu4hghiwavg.jpg

  1994年,改江北县为渝北区,因位于重庆城区北部而得名。

  巴南区:

a14d3b13a2c042ae99ee6a02c01e5e25_xs4godruoik.jpg

  1994年,改巴县为巴南区,因位于原巴县南部而得名。

  北周武成二年(560年),改垫江县置巴县,因阆江、白龙江曲折如巴字,因以为名。

  黔江区:

0b667267c440426fa65939206bc1bc04_wngua4u1114.jpg

  2000年,黔江开发区、黔江土家族苗族自治县合并为黔江区。

  唐天宝元年 (742年),改石城县置黔江县,以境内黔江为名。

  长寿区:

3f5958e3a3cb4178ad244c88209be360_1hxwl1fjwm4.jpg

  2002年,改长寿县为长寿区。

  元末,明玉珍始置长寿县,以境内长寿山为名。

  长寿山中多长寿之人,故名。

  江津区:

ca370e541d6a45658f65f83559936dd7_bd2mdsnbgtv.jpg

  2006年,改江津市为江津区。

  1992年,改江津县为江津市。

  隋开皇十八年(598年),改江阳县置江津县,因位于长江之津而得名。

  合川区:

1f7a64a507254012ae6bafb6173ae97b_opha13vpsrm.jpg

  2006年,改合川市为合川区。

  1992年,改合川县为合川市。

  民国二年(1913年),改合州置合川县,因嘉陵江、渠江、涪江三江汇流而得名。

  永川区:

db373bd167964c3ebbba077df18f21a4_jev0rnpd5m5.jpg

  2006年,改永川市为永川区。

  1992年,改永川县为永川市。

  唐大历十一年(776年),始置永川县,因山川阔远而得名。

  南川区:

2f3c04f6352342bf89b3f4cf8a10cb32_faaexoa22xn.jpg

  2006年,改南川市为南川区。

  1994年,改南川县为南川区。

  元至元二十二年 (1285年) ,置南川县,因南江而得名。

  璧山区:

87dcba778525469d832522866db0fdf6_3nzdjxyi1ky.jpg

  2014年,改璧山县为璧山区。

  唐至德二载 (757年),始置璧山县,因境内重璧山而得名。

  铜梁区:

eebd6d648fc84b0c9b5be473c95c6544_xv10ziyoym1.jpg

  2014年,改铜梁县为铜梁区。

  唐长安四年 (704年) ,始置铜梁县,因境内小铜梁山而得名。

  潼南区:

3d9de7d8cd214d999432e8b5c0bce0c3_zde5s4iwwgl.jpg

  2015年,改潼南县为潼南区。

  1914年,改东安县置潼南县,因位于潼川府南而得名。

  荣昌区:

141068aa019047a28e39c1e3cda17a19_s3gzpxfeylp.jpg

  2015年,改荣昌县为荣昌区。

  明洪武六年 (1373年) ,改昌宁县置荣昌县,因位于荣、昌二州之间而得名。

  开州区:

8c8ab4ea08b84de09f937b852f255ee3_mcdbymsbt4w.jpg

  2016年,改开县为开州区。

  明洪武六年(1373年),降开州为开县。

  西魏废帝二年(553年),始置开州,因境内开江而得名。

  梁平区:

5f3184f8358a40799aec22ecc046afef_kkulbhbwjat.jpg

  2016年,改梁平县为梁平区。

  1952年,改梁山县为梁平县,因境内高梁下有开阔之平坝而得名。

  武隆区:

a3bdcb6914c54314b55300a9dfc46526_hmh3ih0pv1d.jpg

  2016年,改武隆县为武隆区。

  明洪武十三年 (1380年) ,改武龙县置武隆县,武隆为武龙之音转。

  唐武德元年(618年),置武龙县,因境内武龙山而得名。

  武龙山因逶迤如龙而得名。

  城口县:

fce9af41da124ea0b8fba603dd8530d4_cgisntdmnop.jpg

  民国二年(1913年),改城口厅置城口县。

  清道光二年 (1822年) ,置城口厅,因境内城口山而得名。

  丰都县:

6041579c277146f6bef705f8317a89b9_o4lciqmqnn4.jpg

  1958年,改酆都县为丰都县,因酆为生僻字而改丰。

  明洪武十三年 (1380县) ,改丰都县为酆都县。

  隋义宁二年(618年),置丰都县,因平都山下丰民洲而得名。

  垫江县:

81370158d2b9461483d8133ea1622a82_322vvc1yfco.jpg

  西魏恭帝三年 (556年) ,置垫江县,因前后距山,溪水夹绕,地势低夷,垫溺不常而得名。

  忠县:

71b98372020f4e27ac477137cfcaf03c_rdmnpnxtcqd.jpg

  民国二年(1913年),改忠州置忠县。

  唐贞观八年(634年),改临州置忠州,因巴蔓子刎首存城,以地边巴徼,意怀忠信为名。

  云阳县:

d92b352dff42455c91d170b61506f060_xzbm1zjn5g3.jpg

  明洪武六年(1373年),降云阳州置云阳县。

  元至元年二十年(1283年),升云安军置云阳州,以其地两山夹江,四时多云,又位于山水之阳而得名。

  奉节县:

0b0e01cd97814bbaacd0e2013f1d965b_nhke4fnxnfw.jpg

  唐贞观二十三年 (649年) ,改民复县置奉节县,以其奉山南东道总管节制而得名。

  巫山县:

fc3c9d62b97943328366ce661d3d7ba5_bxx5hmifbub.jpg

  隋开皇三年(583年),改巫县置巫山县,因巫山硖而得名。

  巫溪县:

fe562d79571a489ca8926a38dadd173e_uusmaxhdajz.jpg

  民国三年(1914年),改大宁县置巫溪县,以巫溪水为名。

  石柱土家族自治县:

7b96125f200741f68986d23bd91548d3_e4rtd43aqe3.jpg

  1984年,改石柱县置石柱土家族自治县,因境内多土家族而得名。

  1959年,改石砫县置石柱县,因砫为生僻字而改柱。

  民国二年(1913年),改石砫直隶厅置石砫县。

  清乾隆二十七年(1762年),改石砫宣慰司置石砫厅。

  明天启元年(1621年),升石砫宣抚司置石砫宣慰司。

  明洪武八年(1375年),改石砫军民安抚司置石砫宣抚司。

  元初,改石砫安抚司置石砫军民府,寻又改置石砫军民安抚司。

  南宋景定中,置石砫安抚司,因境内石潼关、砫蒲关而得名。

  秀山土家族苗族自治县:

e57ccc68e54c483fade9bc664b4418a8_1t1s4o3xnc1.jpg

  1983年,改秀山县置秀山土家族苗族自治县,因境内多土家族、苗族而得名。

  清雍正十三年(1735年),置秀山县,因境内高秀山而得名。

  酉阳土家族苗族自治县:

28c9a50c19e547bc8c56bbdc7a55a6d7_k0rfmksknvg.jpg

  1983年,改酉阳县置酉阳土家族苗族自治县,因境内多土家族、苗族而得名。

  民国二年(1913年),改酉阳州置酉阳县。

  元朝时期,置酉阳州,因位于酉水之阳而得名。

  彭水苗族土家族自治县:

d941176e90044f12adba85bb84f21ef1_mmkykj3bs4k.jpg

  1983年,改彭水县置彭水苗族土家族自治县,因境内多苗族、土家族而得名。

  隋开皇十三年(593年),置彭水县,因境内彭水而得名。

  • 发表于 2023-05-11 20:35
  • 阅读 ( 239 )
  • 分类:生活难题

0 条评论

请先 登录 后评论
泽平宏观
泽平宏观

478 篇文章

感兴趣的文章

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