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手机流量不能用(手机流量莫名流失? 探究深陷“流量门”背后的猫腻)

通信世界网消息(CWW)2015年10月1日,中国广大的手机用户终于迎来了流量不清零的政策实施,虽然只是特定条件下的流量不清零,但该政策还是收到了媒体与用户的一致好评。 然而该政策实施没多久...

通信世界网消息(CWW)2015年10月1日,中国广大的手机用户终于迎来了流量不清零的政策实施,虽然只是特定条件下的流量不清零,但该政策还是收到了媒体与用户的一致好评。

为什么手机流量不能用(手机流量莫名流失? 探究深陷“流量门”背后的猫腻)

然而该政策实施没多久,便有网友曝出了流量偷跑、流量使用速度加快等问题,于是三大运营商都站出来回应,表示流量计算无误。纵然网民们有心享受新媒体技术带来的种种方便快捷,却也无力承担那一张张让人惊呆了的账单。更何况,不少流量偷跑事件,很多最后都成了“罗生门”,如果不能说清楚这一切是如何发生的,消费者就难免猜疑。

官方详解流量用快原因

虽然相关偷跑流量的案例最后都得到了官方的积极回应,但广大的手机用户依然不买账,可问题是就目前的运营商竞争环境来说,即便是抗议的呼声再高,短时间内仍旧不能改变电信运营商的各种不合理条款。因此,当环境短时间内无法改变时,我们不妨回过来审视一下我们自己的手机。

面对种类繁多,系统各异的智能手机,我们的使用方式是不是就万无一失呢?当然不是,很多时候流量偷跑的情况,都由我们对智能手机的使用不当造成的。

移动互联时代,没有流量寸步难行,流量跑得太快触目惊心。三大运营商的回应虽然掷地有声,但在现实面前仍然让人觉得有些苍白无力。

记者就此事采访了北京联通位于朝阳区垡头街道营业厅的相关工作人员,她表示:“以前我们网速相对较慢,加载速度慢从而你的流量也不会很快用完;自总理提出“提速降费”以后,很多网友也跟他们反映过流量莫名会用很快的问题,他们也拿自己手机做过测试,最后发现,随着网速的增快,打开的网页会相对流畅很多,网页流畅了网速冲浪速度也会加快,你看不见的加载图片、页面、新闻、链接等系列信息就会随之增加,这一点不仅包括你眼睛所看到的一个界面而已,还有背后的很多信息随着网速的增加早已加载出来,这也造成了网友流量用快的误区。”

偷流量谋利的猫腻原来是预装软件

简单的使用习惯所致流量丢失并不可怕,可怕的是还有一种方式,它利用软件偷走的流量牟利那就是上升到了法律层面。

作为消费者,我们往往都有这样的经历:从电商、营业厅、手机门店或其他渠道买的新手机,一开始使用就会发现很多自带的预装软件。更要命的是,这些软件即使用不上,也不能被卸载,这种“流氓式”的软件绑架行为从单纯的流量用的快升级到可以谋取利益。

2014年“315”前夕,某互联网公司发布的《手机预装软件调查报告》指出不合理预装软件的三大隐患:占据大量手机内存、自动联网消耗流量,预置木马病毒引起个人隐私泄露。

随着近年APP运营商预装需求要大于刷机商预装能力,装机成本也一路水涨船高,由最初的每个软件0.5元提到每个软件1.5元以上。而在手机销售渠道,见缝插针的“刷机商”们成了最关键的枢纽。被刷过的手机无论激活与否,渠道商都可以获得每部约3到10元的利润。

难道所谓的手机“负利时代”到来都是骗人的?有了大批的预装软件坑苦消费者不说,它本身就是一种搭售行为,根据买卖合同权利,商家有义务要将搭售的产品告知消费者,同时不应该强行要消费者接受搭售产品。预装软件的卸载权利应归还给消费者。

三招教你保住流量不流失

讲了这么多,相信大家对自己手机上繁冗的应用都已经厌烦不已,在有关部门还在请“砖家”研究规范设定手机软件的技术标准和门槛时、在手机厂商并没有对此问题引起实际重视时,看来,就只能靠我们自己想办法解决了。

经小编咨询专业人士后决定抛砖引玉,给大家提供三个流量法宝,为我们的手机流量加上一层保护膜。

1.预装软件,直接卸载。如果你有幸碰到了良心企业,那么你可以尝试将手机里的预装软件采取用户可卸载模式,用户不想用直接删掉就可以。但是,这主要针对的是第三方合作的预装软件,像微博、微信、Facebook、淘宝、商城之类,至于厂商自己的服务、程序就没办法卸载,而必须获取手机Root权限之后才可操作。

2.无用APP,后台禁用:对于不想使用的APP又遇到无法卸载的状况怎么办?你可以选择在后台界面采取“眼不见为净”的方法,在系统设置,全部应用中把不想看到的应用禁用掉,这样桌面的图标会消失,后台也不会有该软件的常驻内存,也不会在开机时随意启动。

3.豪气刷机:最后一个方法就比较简单暴力了,就是直接刷机,找个精简版/第三方ROM给手机刷上即可,这也是最彻底干净的措施(刷机有风险,操作前请查阅刷机/保修资料)。

随着移动互联网络和终端的不断升级,可以预见未来绝大多数消费者对流量的消耗将呈几何级数增长。不管怎样给“流量门”定性,流量都将成为与生活息息相关的事物,甚至会很快成为人们的生活必需品。而用户最需要的却只是一个简单,高效的操作系统。内置软件的大幅增加并不一定能换来用户体验上的优化,还不如好好搞好流畅度,完善系统出现的bug,减少预装来得实际。面对“有所为”的利益诱惑,更有勇气的做法是以用户体验为上的“有所不为”。

本文到此结束,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呢。

  • 发表于 2023-05-15 13:14
  • 阅读 ( 186 )
  • 分类:狼性创业

0 条评论

请先 登录 后评论
了不起我的家
了不起我的家

466 篇文章

感兴趣的文章

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