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最近很多小伙伴想了解2011计划的相关信息,给大家科普专门整理了与2011计划相关的一些内容,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本文目录一览:
“2011计划”是什么?入选的高校有哪些?
“2011计划”是中国高等教育领域继“211工程”、“985工程”之后,又一项体现国家意志的重大战略举措。实施该项目,是贯彻落实胡锦涛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的战略举措,是推进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的现实需要,也是深化科技体制改革的重大行动。
入选高校:
(1)北京大学,创办于1898年,初名京师大学堂,是中国第一所国立综合性大学,也是当时中国最高教育行政机关。辛亥革命后,于1912年改为现名。北京大学由教育部直属,中央直管副部级建制,系国家“211工程”/“985工程”“双一流”/“2011计划”建设的全国重点大学。
(2)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简称“中国科大”,由中国科学院直属,中央直管副部级建制,位列“211工程”、“985工程”,入选“珠峰计划”、“111计划”、“2011计划”。
(3)哈尔滨工业大学简称哈工大(HIT),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直属,中央直管副部级建制,位列“211工程”、“985工程”,入选“2011计划”、“珠峰计划”、“111计划”。
(4)天津大学是1959年中共中央首批确定的16所全国重点大学,由教育部直属、中央直管副部级建制,是教育部、天津市、国家海洋局共建高校,入选国家“双一流”(世界一流大学建设高校)、“211工程”、“985工程”、“2011计划”、“111计划” 。
(5)中国政法大学,简称“法大”,位于中国北京市,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直属,入选中国国家“双一流”、“211工程”、“985工程优势学科创新平台”、“2011计划”、“111计划”。
2011年4月24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胡锦涛在清华大学百年校庆上发表讲话时提出了“推动协同创新”的理念和要求。为落实胡锦涛同志重要讲话精神,2012年5月7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中华人民共和国财政部联合召开工作会议,正式启动实施《高等学校创新能力提升计划》,也就是“2011计划”。
扩展资料:
高等学校创新能力提升计划(2011计划)基本原则:
1.需求导向,紧密围绕科技、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重大需求,通过协同创新,重点研究和解决国家急需的战略性问题、科学技术尖端领域的前瞻性问题以及涉及国计民生的重大公益性问题。
2.全面开放,面向各类高等学校开放,不限定范围,不固化单位,广泛吸纳科研院所、行业企业、地方政府以及国际创新力量等,形成多元、开放、动态的组织运行模式。
3.深度融合,引导和支持高等学校与各类创新力量开展深度合作,探索创新要素有机融合的新机制,促进优质资源的充分共享,加快学科交叉融合,推动教育、科技、经济、文化互动,实现人才培养质量和科学研究能力的同步提升。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高等学校创新能力提升计划
2011计划是什么
2011计划是高等学校创新能力提升计划。
该项目是针对新时期中国高等学校已进入内涵式发展的新形势的一项从国家层面实施的重大战略举措。实施该项目,对于大力提升高等学校的创新能力,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深入实施科教兴国、人才强国战略,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项目以人才、学科、科研三位一体创新能力提升为核心任务,通过构建面向科学前沿、文化传承创新、行业产业以及区域发展重大需求的四类协同创新模式,深化高校的机制体制改革,转变高校创新方式,建立起能冲击世界一流的新优势。
高等学校创新能力提升计划的意义:
实施“2011计划”,解决教育、科技与经济社会发展结合不紧以及科研资源配置分散、封闭、低效等问题,就必须把协同创新机制建设作为重点,突破高校内部以及与外部的体制机制壁垒,促进创新组织从个体、封闭方式向流动、开放的方向转变。
促进创新要素从孤立、分散的状态向汇聚、融合的方向转变;促进知识创新、技术创新、产品创新的分割状态向科技工作的上游、中游、下游联合、贯通的方向转变。
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2011计划
以上2011计划的介绍就聊到这里,希望能对你有所帮助。